• 俄媒:台海一旦战争爆发中国面临围攻,更大危险是什么?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56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    俄罗斯媒体在卫星通讯社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引发热议。

    文章指出,台海若爆发战争,中国面临的不仅是战场上的硝烟,更要应对国际社会的全方位围攻。

    这种围攻带来的麻烦,可能比战争本身更让人头疼。

    当军事冲突的阴云笼罩在台海上空时,一个更大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:除了战争本身,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全球性危机?

    放眼全球,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正在台海问题上大显身手。

    就像一个下棋高手,美国正一步步布局,想把中国困在棋盘里。

    这不,他们直接掏出大把钞票,一口气给台湾100亿美元的军援,这手笔可不小。

    太平洋舰队的大佬帕帕罗更是放话说要"全力介入",这态度强硬得很。

    周边国家也纷纷开始选边站队。

    日本这个老对手可是一点都不含糊,直接在防卫白皮书里把话说死了:台海问题跟日本安全有关系。

    不仅嘴上说,还真刀真枪地往冲绳运反舰导弹,这是要来真的啊。

    韩国总统尹锡悦也来凑热闹,说什么台湾问题是"全球性问题",这话说得够官方的。

    菲律宾更是玩了一手漂亮的,直接把美国的"堤丰"导弹系统搬回家,这是要在台海问题上刷存在感啊。

   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美英澳这三个"铁哥们",专门开了个"澳卡斯"峰会,主题就是"应对中国威胁"。

    这阵势,说白了就是西方国家在搞统一战线,想给中国来个全方位的围堵。

    从军事到政治,再到经济,这是要把所有招数都使出来。

    你看这些国家,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,各有各的小算盘。

    美国想当这出戏的导演,其他国家争着当配角,这台戏搭得可真够热闹的。

    但是,这些国家的动作背后,都透着一个信号:他们想在台海问题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。

    这种多边围堵的态势,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,正在从军事领域向外扩展,想要把中国的发展空间都给网住。

    说实话,军事围堵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,但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。

    要说什么最能让一个国家疼到骨子里,那非经济制裁莫属了。

    现在中国的出口占GDP差不多20%,美国和欧盟可都是大主顾。

    这要是打起仗来,人家随手一挥,就能给你来个资产冻结。

    那可不是开玩笑的,你在国外的钱说不能用就不能用。

    更狠的是还能把中国踢出SWIFT支付系统,这可是国际金融的"朋友圈"。

    被踢出去了,跟全世界做生意都得费劲。

    大家还记得中兴和华为的遭遇吗?

    中兴差点就倒在了制裁的门槛上,连个芯片都买不到。

    华为现在不也是被卡得死死的,高端芯片想买都买不着。

    这还只是开胃菜呢,更致命的在后面。

    中国现在70%的石油都要靠进口,基本上都是从海路运来的。

    要是美国和他的小伙伴们把马六甲海峡一堵,再把印度洋的航线一封。

    那可真就是"断人粮道"了,石油运不进来,全国的能源供应就得捉襟见肘。

    别以为这就完了,粮食问题更是个大麻烦。

    你敢信吗?咱们的大豆90%都靠进口,主要是从巴西和美国买的。

    这要是被人卡住了脖子,老百姓餐桌上的油都得涨价。

    这些招数连在一起,简直就是要把中国的经济命脉掐住。

    就像是在打架的时候,对方不光要揍你,还要把你的口袋和钱包都给抢了。

    这种经济围堵比直接打仗还厉害,因为它能让你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先疼起来。

    要知道,现代战争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,而是要拼综合国力。

    经济制裁这张牌,就是冲着让对手倒下来设计的。

    面对这么多的挑战,中国也不是坐以待毙。

    这些年,解放军的实力可是蹭蹭往上涨。

    瞧瞧这些"大杀器":排水量8万吨的"福建舰"已经下水了,这可是咱们的第三艘航母。

    空军这边也不含糊,歼-20战机都超过200架了,这可是能跟美国F-35叫板的主力战机。

    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这玩意儿可是现代战争的"尖刀"。

    东部战区司令员林向阳的话说得够硬气:"随时能打、打则必胜"。

    但是光有武器可不够,还得有"朋友圈"。

    看看中俄贸易额,直接突破2400亿美元,这哥们儿关系铁得很。

    "一带一路"沿线的国家现在占中国出口的34%,这就是经济上的"铁杆兄弟"。

    外交上也没闲着,外长王毅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很有水平。

    说什么"合作共赢是主流",这是在告诉全世界:咱们不想打架,但也不怕打架。

    科技突围这块也有好消息。

    华为推出的Mate 60 Pro用上了国产5G芯片,这就是给制裁来了个反击。

    虽说还不是最顶尖的,但起码证明了一个道理:卡我脖子,我就自己造。

    能源安全这块也有好消息。

  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了,一年能输送380亿立方米。

    这就相当于给能源供应开了个"后门",海上运输要是出问题还有陆路可走。

   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多年布局的结果。

    就像下围棋一样,要考虑的不只是眼前这一步,还得想着几步之后的局面。

    古人说得好,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
    面对台海可能的危机,光有军事实力还不够。

    就像军事专家张召忠说的那样,战争不只是比谁的拳头硬。

    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、灵活的外交手腕和坚实的社会凝聚力。

   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,比的是综合国力,拼的是战略智慧。

    未雨绸缪,方能在风雨来临时立于不败之地。


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